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黨支部書記侯艷代表說:“這十年,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斷創新秦腔藝術形式,讓優秀傳統文化在人民群眾中深深扎根、吐露新芽。”
侯艷代表表示,為了讓優秀文化惠及更多群眾,“文化大篷車”跑遍了寧夏所有的貧困和偏遠地區,把流動舞臺搭在農村社區、田間地頭,每年送戲下鄉百余場,有時一天到不同的村莊演出四場,從朝陽升起演到夕陽西下,連吃飯的時間都擠不出來。從泥土里長出來的秦腔藝術,真正走進了群眾的心里。
“下一步,我們將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繼續當好傳統文化的傳播者,探索緊跟時代步伐的秦腔藝術形式,注重培養青年藝術人才,創作更多深受群眾喜愛的精神食糧。推動戲曲進校園、打造秦腔藝術傳承保護基地和青少年戲曲研學基地,更好保護、傳承秦腔藝術,讓傳統戲曲煥發強大生命力。”侯艷代表說。(記者 王建宏 張文攀)
留 言 板
{{ item.commentUser }}{{ item.createDate | formatDate2 }}
{{ item.commentContent }}